李佑和承乾之事接连对太宗的打击,加上近日里太宗查到的关于李泰的种种作为,让他的心里疼痛不已。
虽说太宗儿女众多,但正如平常父母一般,哪一个不是他的心头肉啊?
再说了,这些儿子中间,他最最疼爱的,便是与长孙皇后所生的这三个儿子。
可是,如今……
他没有做到自己对于长孙皇后的承诺,不过,他是已经一忍再忍,忍无可忍了啊!
最终,他还是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儿上,饶了承乾一命……
太宗的心中,感到一阵强烈的无助和凄凉,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继续强迫自己埋首于堆得高高的奏折之上。
无论他遇到什么事情,无论他如何悲伤,无论他感觉如何疲累,这整个大唐的事情,都还是必须要压在他的肩上,没有人可以代替。
如今,他竟可悲地,连个合适的继承人也没有。
太宗摇了摇头,又叹了一口气,心里感到一阵无力。
正在这时,德公公进来了,弓着个身子道:“皇上,晋王殿下求见。”
太宗闻言心下思量,治儿?治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来见自己,不会是为了太子的事情吧?
且看看他说些什么。
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李治进来行礼,太宗头也未抬,继续批着他的奏折,只是硬邦邦地道:“起来吧。”
李治似乎没有觉察到,规规矩矩地依言起身,平静地道:“父皇,治儿今日来。一是来看看父皇。近日里,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,治儿心中实在是担心父皇的身子。父皇,发生这些事情,治儿的心中亦是非常得难过;不过。事情既是都已经发生了,治儿还望父皇能够看开一些,毕竟,这大唐江山还需要您,您的身子,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。这二来呢。治儿是特意来告诉父皇一件事情的。”
太宗心下有些感动,毕竟他的这些儿子当中,还是有人是发自内心地关心着他的。
告诉他一件事情?会是什么事情?
难道,难道他并不是来说太子之事的?
太宗仍然未抬头,只是道:“治儿。坐下说吧。”
声音已是柔和了许多。
“多谢父皇。”
李治在下首做了,诚挚地看着太宗道:“父皇,治儿和阿真这些日子以来,一直都在寻找回去的方法。倒不是因为这大唐不好,而是,用一句我们那里的话儿来说,金窝银窝,都不如自己的草窝。那里毕竟是我们的家啊。可是,可是……”
李治说着,眼圈儿有些发红。
太宗心里松了一口气。原来,他,真的不是来说太子之事的。
李治顿了一顿,继续道:“父皇,我们,我们竟然发现。我们回去的方法,竟然只能是等到我们寿终正寝之后。才能回到我们自己的世界中去。”
太宗听了也是一惊,道:“可是那个时候。你们在那个世界中还会活着吗?”
这太宗还真是不同凡响,作为一个古代之人,竟能想到如此关键的问题。
李治揉了揉红红的眼睛,哑声道:“好在这两个时空的时间计算方法并不一样,正常来说,应该还会活着;不过,也是不能完全确定。”
“哎!”
太宗叹了一口气,终是抬头看着李治道:“治儿,朕能够理解你们的心情。既如此,你们便安生地留在我这大唐,好好儿地过日子吧。等朕百年之后,会为你们做好安排的。”
李治正了正衣冠,重新跪下,冲太宗磕了一个头,动情地道:“父皇,其实,治儿觉得这样也好。毕竟在这个世界之中,不管我们的来历是什么,治儿都切切实实是父皇您和母后的儿子;而阿真,则是您和母后的儿媳。在这个世界当中,我们一样,有亲人,有朋友,有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。所以,若是能在大唐过完这一生再走,倒也是甚好。我和阿真,等于活了两辈子,在每一辈子之中,都能有如此之好的亲人,亦是我和阿真的福气。若哪一天真的突然可以回去了,我和阿真,一定会舍不得父皇,舍不得这里的一切的……”
李治话语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意,融化了太宗坚硬的心。
太宗搁下手中的笔,走下书案,亲自将李治扶起,柔声道:“治儿,若你们真的突然间要走,朕,亦是会万分不舍啊。”
李治一把抱住太宗,哭泣着道:“父皇……”
太宗一手反搂住李治,一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背,口中慈爱地道:“治儿,好了,好了啊……”
从李治这里,太宗才终于感受了“纯正”的父子之情,对比于李佑、承乾和李泰的种种所作所为,心中自是感慨万千。
太子!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太子人选吗?
之前他一直担心的,治儿说不准哪一天便回去了,现在亦是不会发生的了。
至于过于仁善……
得人心者得天下,难道仁善,不应该是作为一个帝王的基本素质吗?
媚儿,媚儿她也不止一次地提起过,这大唐江山的继承人若都是仁善之人,便能江山永固。
嗯,就是这样!
太宗的心中,终于做出了决定。
随着这个纠结于心中多时的事情,终于有了答案,太宗的心中,亦是放下了一块大石,嘴角不觉漾起了微笑。
望着李治那满脸的眼泪鼻涕,太宗用自己的袖子一边帮他擦拭,一边问道:“治儿,媚儿最近可好?”
李治将自己脸上混合的、已不知是什么成分的黏糊糊的